40岁以后为什么需要做肠镜?
点击数:822023-08-14 11:15:38 来源: 公众号#梅沃中心
结直肠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二,死亡率排第四!
每年大约有15万人死于肠癌。
据相关研究发现,超过90%的肠癌是由肠道息肉恶变而来,其进展过程多为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
在息肉和不典型增生阶段,患者大多没有症状或者症状缺乏特异性。
一旦发展到便血或肠梗阻症状,大多已属晚期。
因此预防结直肠癌要从预防肠息肉癌变开始~
什么样的息肉容易癌变?
大肠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
多数肠息肉为良性,但腺瘤性息肉与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是癌前期病变。
腺瘤性息肉可分为3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
通常腺瘤会伴有轻度不典型增生,其癌变率分别为:
管状腺瘤为13.9%
绒毛状腺瘤为36.2%
如若腺瘤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时,其癌变率分别为:
管状腺瘤为27%
管状绒毛状腺瘤为34%
绒毛状腺瘤为50%
除以上腺瘤之外,如果患有家族性多发性腺瘤型息肉病10年或以上,并且不做任何干预治疗的话,那么癌变率可以达到100%。
如何预防息肉癌变?
大肠息肉因为大多数没有症状,只有部分有便血、腹痛、腹泻等。从临床症状难以诊断,确诊大肠息肉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纤维肠镜可以观察整个大肠黏膜,发现和确诊息肉。
因此,肠镜为诊断大肠息肉的“金标准”。
肠癌的高发年龄是55岁之后,而息肉变成癌需要5-10年。
所以,建议从40岁开始就要做第一次肠镜检查。
肠镜多久检查一次?
普通人群
40岁需要进行第一次肠镜检查
结果显示正常,5年之内都不需要做第二次检查;
检查出一般增生性息肉,需要一年后再次复查;
如果发现管状腺瘤,建议第一次复查是1年之后。
直系亲属中有诊断结直肠癌或腺瘤
建议比家族中最早确诊结直肠癌的年龄提前10年开始,每5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
应当从20~25岁开始接受结肠镜检查,每2年1 次,直到 40 岁,然后每年接受 1次结肠镜检查。
50岁+人群
50岁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在这个年龄段,肠道癌症的发病率开始增加。
建议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无论男女均应进行胃肠镜检查。
对于检查后无明显异常者,可3~5年检查一次;
若有消化道症状,建议1-2年检查一次;
除有消化道症状以外,同时明确既往有肠道的炎症、溃疡、息肉或者是恶性肿瘤手术史等,建议患者应该半年至1年检查一次。
哪些群体需要做肠镜检查?
《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中建议:
①年龄≥40岁,无论男女,
②长期抽烟、喝酒的群体;
③有结直肠息肉或结肠癌家族史;
④进行胆囊切除的群体,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⑤长期缺少运动,高脂肪饮食,高盐饮食者。
⑥长期便秘,腹泻,有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体。
⑦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
其中,高危人群包括:
有大肠癌家族史者;
大肠息肉患者;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和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越长,癌变几率越大;
家族遗传性息肉和息肉病患者;
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
没有不舒服是不是不用做肠镜?
不是!
大部分肠息肉并没有什么症状,只有少数会出现便血、腹痛、腹泻等,一旦发展到便血或肠梗阻等症状时,大多已发展到晚期。
所以,重视并定期肠镜检查,才能从源头更好的预防肠癌的发生!
消化内科就诊医院推荐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温馨提示:
1. 准备不到位,检查白做!
胃肠镜检查需要提前禁食,清理肠胃。老年人消化道功能相对较弱,建议检查前3天起,进食半流质食物,如面条、粥、水蒸蛋等,不要进食笋、番薯、芹菜等含纤维较高的食物。
检查前一晚7时后不要进食,肠镜检查前遵医嘱服用导泻剂。
服用清肠剂后,以排出清水样便为最佳,如排出物仍有粪渣,则需继续饮水。此时需要不断上厕所,需要待在上厕所方便的地方。
2. 检查后不要急于出院回家
因为肠道中存在大量气体,需要不断排气,数小时后症状消失后在行动为宜,避免尴尬。
检查后如无特别异常则可以进食,开始以流食、软食为主,如未出现不适,可恢复正常饮食。如果患者进行了病理活检,检查后两小时才能饮少量温水,如未出现不适,3天内可以进食半流质食物,忌食生、硬、辣、烫食物,以利于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