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总结」如何减少PICC导管堵管?
点击数:5892021-04-06 11:48:14 来源: 上海美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目前广泛用于长期输液患者、老年患者、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患者中。而静脉输液期间发生导管堵塞成为PICC使用期间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发生率高达48.2%,一旦堵管将缩短PICC的是使用寿命,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存在护患纠纷隐患。本文就PICC导管堵塞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护理。
1.护理相关因素
(1)冲管封管方法不正确
科室内年轻护士居多,对PICC导管理论识缺乏,对导管的认识和重视不够。科室培训时只重视理论,对脉冲与正压手法及作用了解掌握不够全面。
(2)导管固定不当
患者输液导管固定方式欠规范,导致输液导管打折,导管内出现血液回流,导致导管阻塞。
(3)更换液体欠及时
患者液体输毕时,护士工作繁忙,未及时发现并更换液体,导管内出现血液回流,导致导管阻塞。
2.药物因素
药物在输注过程中因静脉输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输注配伍禁忌药物和容易形成沉积的药物溶液后可立即发生阻塞,脂肪乳剂易易形成絮状物引起管腔变狭、阻塞,输注甘露醇Q8h,容易在导管内壁形成药物结晶及沉淀,易引起导管堵塞。中成药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导致药液浑浊、沉淀,相关研究指出,使用PICC输注液体时,若输注速度小于3ml/h,而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就易出现堵管。
3.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可导致PICC导管堵塞,如长期卧床患者,老年患者、大手术、严重脱水、感染、糖尿病、脑梗死服用致血凝性增高药物的以及恶性肿瘤患者,以上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流减慢,易形成纤维蛋白鞘,是造成PICC导管堵塞的重要原因;另外患者频繁咳嗽、恶心呕吐或便秘,给患者进行吸痰操作时、引起胸腔内压力增加及上腔静脉压力增高,从而导致静脉一过性压力升高而导管内血液反流,从而导致导管堵塞。
导管再通方法
PICC导管堵管使用尿激酶溶栓方法使其再通。而尿激酶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体方法为:
首先去掉与PICC导管接头输液器,再用三通管与PICC正压接头相连,将三通管直端与空20ml注射器相连,侧端浓度为5000U/ml的尿激酶溶液20ml注射器相连。开放直端,回抽20ml注射器,使导管处于负压状态,同时关闭三通接头直端,开放三通接头侧端,利用负压将尿激酶溶液吸入导管内,保留20到30分钟左右,再次抽吸导管,重复以上操作数次,直至导管再通。待导管疏通后,将导管内抽出2~3ml的回血弃去,再进行冲封管操作。
护理措施
1.增加冲管频次
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频繁咳嗽、恶心呕吐或便秘导致血液回流造成堵管的可能性,护士适当增加冲管频次,不只单纯按照指南要求,在每次咳嗽后注意观察输液流速,如出现输液速度减慢则增加脉冲式冲管1次。在患者输注甘露醇易产生沉淀及结晶的药物后,增加冲管1次,避免因导管血液回流及药物因素导致的导管堵塞。
2.封管液选取
目前临床最常使用0.9%生理水进行冲管和肝素钠盐水做为封管液行导管的维护。
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留置PICC导管后出现导管阻塞,将封管液由0.9%氯化钠溶液改为10U/ml的肝素盐水溶液。指导护士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如出现牙龈出血、血尿等症状及时停止肝素盐水封管液的使用。
3.加强巡视
责任护士增加对患者的关注度,在其输液期间增加巡视频次,观察液体输注进度,及时更换液体或封冲管。给予患者使用输液泵,防止因液体输毕未及时发现导致的回血堵管发生。
4.加强患者康复护理
使患者处于良肢位,避免PICC置管一侧手臂受压或过度屈曲造成血液回流导致导管阻塞。
5.加强全科护士培训
正确的冲封管时机及手法是防止PICC堵管的关键,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使每位护理人员,了解正确的冲封管时机、全面掌握脉冲式封冲管手法进行冲管及正压式封管。护士长及专科护士对全体护士封冲管手法,并不定时进行考核检查。
PICC导管的规范化冲管与封管
正确的冲管和封管是防止PICC堵管的关键,临床上常采用脉冲式冲管法进行冲管及正压式封管。冲管液为0.9%氯化钠,选用20ml的注射器,以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冲管,并用大鱼际处推注射器针栓,液量为20ml,应边冲边停(推-停-推),促使冲管液在导管内形成小涡流,使残留药物充分冲刷干净。
封管的常用方式为正压封管,封管时针头拔除速度应小于推注药物速度,推注封管液应保持匀速、缓慢,剩余0.5~1ml时边推边拔除,使封管液完全充满管形成正压,避免血液反流。
PICC导管堵管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大程度减少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充分发挥导管优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减轻了患者痛苦。
1.护理相关因素
(1)冲管封管方法不正确
科室内年轻护士居多,对PICC导管理论识缺乏,对导管的认识和重视不够。科室培训时只重视理论,对脉冲与正压手法及作用了解掌握不够全面。
(2)导管固定不当
患者输液导管固定方式欠规范,导致输液导管打折,导管内出现血液回流,导致导管阻塞。
(3)更换液体欠及时
患者液体输毕时,护士工作繁忙,未及时发现并更换液体,导管内出现血液回流,导致导管阻塞。
2.药物因素
药物在输注过程中因静脉输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输注配伍禁忌药物和容易形成沉积的药物溶液后可立即发生阻塞,脂肪乳剂易易形成絮状物引起管腔变狭、阻塞,输注甘露醇Q8h,容易在导管内壁形成药物结晶及沉淀,易引起导管堵塞。中成药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导致药液浑浊、沉淀,相关研究指出,使用PICC输注液体时,若输注速度小于3ml/h,而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就易出现堵管。
3.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可导致PICC导管堵塞,如长期卧床患者,老年患者、大手术、严重脱水、感染、糖尿病、脑梗死服用致血凝性增高药物的以及恶性肿瘤患者,以上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流减慢,易形成纤维蛋白鞘,是造成PICC导管堵塞的重要原因;另外患者频繁咳嗽、恶心呕吐或便秘,给患者进行吸痰操作时、引起胸腔内压力增加及上腔静脉压力增高,从而导致静脉一过性压力升高而导管内血液反流,从而导致导管堵塞。
导管再通方法
PICC导管堵管使用尿激酶溶栓方法使其再通。而尿激酶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体方法为:
首先去掉与PICC导管接头输液器,再用三通管与PICC正压接头相连,将三通管直端与空20ml注射器相连,侧端浓度为5000U/ml的尿激酶溶液20ml注射器相连。开放直端,回抽20ml注射器,使导管处于负压状态,同时关闭三通接头直端,开放三通接头侧端,利用负压将尿激酶溶液吸入导管内,保留20到30分钟左右,再次抽吸导管,重复以上操作数次,直至导管再通。待导管疏通后,将导管内抽出2~3ml的回血弃去,再进行冲封管操作。
护理措施
1.增加冲管频次
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频繁咳嗽、恶心呕吐或便秘导致血液回流造成堵管的可能性,护士适当增加冲管频次,不只单纯按照指南要求,在每次咳嗽后注意观察输液流速,如出现输液速度减慢则增加脉冲式冲管1次。在患者输注甘露醇易产生沉淀及结晶的药物后,增加冲管1次,避免因导管血液回流及药物因素导致的导管堵塞。
2.封管液选取
目前临床最常使用0.9%生理水进行冲管和肝素钠盐水做为封管液行导管的维护。
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留置PICC导管后出现导管阻塞,将封管液由0.9%氯化钠溶液改为10U/ml的肝素盐水溶液。指导护士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如出现牙龈出血、血尿等症状及时停止肝素盐水封管液的使用。
3.加强巡视
责任护士增加对患者的关注度,在其输液期间增加巡视频次,观察液体输注进度,及时更换液体或封冲管。给予患者使用输液泵,防止因液体输毕未及时发现导致的回血堵管发生。
4.加强患者康复护理
使患者处于良肢位,避免PICC置管一侧手臂受压或过度屈曲造成血液回流导致导管阻塞。
5.加强全科护士培训
正确的冲封管时机及手法是防止PICC堵管的关键,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使每位护理人员,了解正确的冲封管时机、全面掌握脉冲式封冲管手法进行冲管及正压式封管。护士长及专科护士对全体护士封冲管手法,并不定时进行考核检查。
PICC导管的规范化冲管与封管
正确的冲管和封管是防止PICC堵管的关键,临床上常采用脉冲式冲管法进行冲管及正压式封管。冲管液为0.9%氯化钠,选用20ml的注射器,以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冲管,并用大鱼际处推注射器针栓,液量为20ml,应边冲边停(推-停-推),促使冲管液在导管内形成小涡流,使残留药物充分冲刷干净。
封管的常用方式为正压封管,封管时针头拔除速度应小于推注药物速度,推注封管液应保持匀速、缓慢,剩余0.5~1ml时边推边拔除,使封管液完全充满管形成正压,避免血液反流。
PICC导管堵管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大程度减少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充分发挥导管优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减轻了患者痛苦。
【责任编辑:美盛医疗-市场部】(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