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PICC, 在重症监护领域,决定不再低调了

点击数:7572018-11-12 09:52:00 来源: 上海美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患者从入院到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程,如何做好全程输液治疗管理,是医护人员比较关心的问题。一“管”到底理念的提出,给了我们更好的指导方向。

一“管”到底

一根PICC导“管”满足患者全程输液治疗的需求,一种“管”理方案发挥导管的最大价值,最终提升医护患三方的满意度。

ICU

ICU   患者具有哪些特点?

           他们的输液治疗方案又具有哪些特点?

           他们需要怎样的输液工具?

           为何早期CVC在ICU应用广泛,而当Power PICC出现后,它却成为了ICU患者的首选输液工具?

       ICU患者具有病情严重、易感染、营养状况及血管条件较差、病情变化快、治疗时间不确定、使用药物多样等特点,并且ICU患者需要输注多种的刺激性药物、发泡剂、高渗透压药物、胃肠外营养药物、血制品(输注和采样)以及持续的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另有部分患者需要高压血管造影。


所以对于ICU的患者,一个创伤性小、可长时间留置、安全、高效的中心血管通路工具是最为理想的输液工具。


       由于PICC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早在1972年就有PICC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文献报道[1], 直到1996年发表的PICC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文献报道[2], 都提出了由于导管材质和设计上的局限(流速低、单腔、不可高压注射等),影响了PICC在ICU中的广泛使用。所以,在那个年代CVC是ICU患者的主要中心静脉通路工具。


       但是CVC在置入时创伤性大、会发生严重的机械性并发症(如血胸、气胸、气管穿孔、心肌穿孔、胸腔内动脉穿孔、出血和神经丛损伤等),并且CRBSI的发生率高,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治疗成本,降低了患者满意度[3]


       所以临床上急需找到一种创伤性小、可长时间留置、安全、高效的中心血管通路工具来代替CVC。


       随着PICC材质和设计的改进,具有高流速、多通路选择、可监测血流动力学、可高压注射、生物相容性好的Power PICC出现了。


      有文献报道[3],随着Power PICC的出现,使得PICC在ICU的使用比例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从1999年的11%上升至2007年的29%,并且随着Power PICC使用比例的提升,ICU患者的并发症随之减小,尤其是CRBSI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据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报道,CRBSI是最为严重的、医疗费用最高的医疗相关性感染。不仅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治疗成本,而且还有着较高的死亡率。所以如何降低CRBSI的发生率是需要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的。


       来自美国梅奥诊所的Patel等人的研究显示[4],ICU的患者早期从CVC转换成Power PICC(CVC日降低了33%)可以使CRBSI发生率降低41%。

       Patel等人的另一项长达4年的研究显示[5],ICU的患者早期从CVC转换成Power PICC(CVC日降低了50%)可以使CRBSI发生率降低81%。

       以上两项研究显示,Power PICC越早替换CVC(CVC使用数越少、留置时间越短),CRBSI的发生率便越低。


       Power PICC除了可以降低CRBSI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之外,Power PICC之所以能够敲开ICU这扇门,得到ICU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青睐,还因其“一管多能”。


      多篇高质量文献报道,Power PICC可以与CVC一样准确地进行血流动力学的监测[3-8];并且可以安全、高效地进行高压注射(如高压血管造影)[3,9,10]


最后,我们来看一篇文献是怎样解析Power PICC是如何敲开ICU这扇门的?[3]

  1. 高流速--Power PICC可以提供每小时大于1000ml的重力滴速。

  2. 多通路设计--Power PICC具有单腔、双腔和三腔的设计,满足不同的输液需求;多腔的设计可满足复杂的输液需求,减少/避免了另一通道的建立,减少了穿刺。

  3. 血流动力学监测—Power PICC在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上与CVC是相同的,可准确地进行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4. 高压注射--Power PICC可安全有效地进行高压注射,避免了外周静脉进行高压血管造影时造成的外渗,真正实现“一管多能”,避免了另一高压注射通路的建立。

  5. 减少/避免了术中并发症—相比于CVC, Power PICC减少了出血和神经损伤;避免了血胸、气胸、气管穿孔、心肌穿孔、胸腔内动脉穿孔等严重的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于颈部解剖困难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Power PICC更加安全。

  6.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相比于CVC,Power PICC显著降低了CRBSI的发生率。


因此,一“管”到底的解决方案,不仅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而且能将导管的价值最大化,从而使医护满意,使患者放心。


参考文献
  1. Sketch,et al. Use of percutaneously inserted venous catheters in coronary care units.Chest, 1972, 62:684-689.

  2. Ng PK,et 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 JIntensive Care Med, 1996, 11(1):49-54.

  3. JamieBowen Santolucito. The Role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in theTreatment of the Critically-ill. JAVA, 2007, 12(4):208-217.

  4. Bhavesh M. Patel, et al. Early use of PICCs is associated withdecreased 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 (CR-BSI).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3, 31:A99.

  5. BhaveshM. Patel, et al. Impact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on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J PatientSaf, 2007, 3(3):142-148.

  6. IanH. Black, et al.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measurements: Peripherally inserted cathetersversus centrally inserted catheters, Crit Care Med, 2000, 28(12):3833-3836.

  7. HeathE Latham, et al. An in vitro study comparing a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 to a convention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no difference in static anddynamic pressure transmission, BMC Anesthesiology, 2010, 10:18.

  8. Heath E. Latham, et 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are equivalentto centrally inserted catheter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for centralvenous pressure monitoring, J Clin Monit Comput, 2012, 26:85–90.

  9. Mauro Pittiruti, et al.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power-injectable PICCs in intensivecare patients,Critical Care, 2012, 16(1):R21.

  10. DouglasCoyle, et al. Power Injection of Contrast Media via 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s for CT,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4; 15:809–814.



知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