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外冲击波碎石前后肾损伤生化指标的比较
点击数:6632015-12-15 13:21:21 来源: 上海美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摘要:
目的 探寻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评价各指标对ESWL术后肾损伤的敏感性,为临床早期预测ESWL术后肾损伤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选择62例行ESWL术的肾结石患者,留取术前、术后12 h、24 h、48 h、1 周、2 周的血、尿标本,测定血清胱抑素C(Cys C)、尿素氮(BUN)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β2-微球蛋白(β2-MG)生化指标的变化。
结果 在2 000~2 500次(A组)与2 500~3 000次(B组)不同冲击次数间并无差异(P>0.05)。术后12 h、24 h、48 h、1周尿NGAL均明显高于术前测定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4 h的值明显升高,48 h、1周已出现降低。尿NGAL于术后2周恢复术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ys C于术后12 h、24 h已出现升高(P<0.05),48 h达较高水平(P<0.05),1 周时已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尿β2-MG于手术前后无变化(P>0.05),血BUN术后虽然较前轻微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尿NGAL、血清Cys C对评价ESWL术后肾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尿NGAL、血清Cys C在术后12 h、24 h、48 h均升高,术后2周恢复至正常水平。尿β2-MG、血清BUN对评价ESWL术后肾损伤无临床意义。在2 000~3 000次冲击范围内,冲击次数与肾损伤程度之间并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