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判断出我们体态变化的原因吗?

点击数:5282015-07-30 09:52:52 来源: 上海美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康复医学很注重静态姿势评估,它可以告诉我们很多想要知道的问题。理想的姿势是当人体挺直站立时,耳垂(颞骨乳突)、肩峰、躯干中间、股骨大转子、膝关节及外踝稍前方应在一条垂直重力线上,在此姿势下,重力线刚好处在颈椎、胸椎、腰椎及骶尾椎生理曲度的凹面,并产生一个协助维持各脊椎曲度的力矩,使人体能够以最少的肌肉收缩和最低的周边结缔组织压力来达到轻松站立,从而显著减少在站立或坐位时维持姿势所需消耗的能量。

骨盆位置的变化评定:

骨盆前倾:病人仰卧姿势,腰椎会出现拱起,耻骨联合位于髂前上棘下方。

骨盆后倾:病人仰卧姿势,腰椎会出现放平,耻骨联合位于髂前上棘上方。

姿势类型:

脊柱前凸姿势显著特征为脊柱腰曲弧度过大。特征包括:

骨盆前倾;

腹直肌和腹外斜肌长度增加而无力;

臀大肌和臀中肌长度增加,无力;

过度紧张的腘绳肌;

后背下方肌肉和屈髋肌群发生紧张过短;

由于髋部屈位而引起的内收肌紧张;

建议:

强化缩短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

强化背部伸肌(多裂肌、竖脊肌)的柔韧性

拉伸屈髋肌群和内收肌,以增强其柔韧性

增强腘绳肌的柔韧性

平背姿势

显著特征:脊柱腰曲过度减小,特征包括:

颈部屈肌无力(头前倾);脊柱胸段(上部)过度前屈;

腰曲减少;

骨盆后倾;

腹直肌紧张或缩短;

腘绳肌缩短;

屈髋肌被拉长,无力;

膝关节过伸,或者稍微屈位;

建议:拉伸腘绳肌;

强化屈髋肌;

拉伸腹直肌;

脊柱后凸姿势(驼背)

显著特征:脊柱胸屈过大,特征有:

头或下颌前倾;

脊柱颈段过度前伸;

斜方肌上述过度活跃或缩短;

肩胛骨外展过度;

脊柱胸段前屈且伸肌被拉长;

胸肌缩短或紧张;

腹直肌紧张;

斜方肌下方和前锯肌被拉长;

三角肌后束被拉长。

建议:

使头与躯干保持成一条直线;

增强斜方肌下束和中束,增强菱形肌和三角肌后束;

增强肩带周围的力量;

保持骨盆中立;

增强脊柱胸段的灵活性;

改善肩胛骨内收和下降的控制能力;

伸展胸肌;

适度的背部伸展。

脊柱后摆姿势

显著特征:髋部前挺,骨盆后倾。脊柱前凸变形加大,由曲度平缓变得弯曲更深,更短。脊柱胸曲后凸更长,甚至可能延续至腰椎。特征包括:

头部前倾;

颈屈肌无力;

脊柱中曲较长、较低,并向后倾;

轻微驼背;

脊柱胸段伸肌无力或伸长;

脊柱腰段弯曲且无力;

骨盆变平,而髋部前挺;

骨盆后倾;

髋部屈肌无力,伸长;髋关节有效的伸展使身体“吊”在髋部的韧带上;

臀肌缩短无力;

阔筋膜张肌紧张;

膝关节过度伸展;

腘绳肌缩短,强壮;

腹外斜肌伸长,腹内斜肌不变或缩短。

建议:

改善站姿;

伸长脊柱;

强化颈部深层屈肌;

强化斜方肌;

拉伸腘绳肌;

强化竖脊肌;

拉长胸肌和三角肌前束;

强化髋部屈肌,使其缩短。

姿势对我们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姿势的评估也是在临床经验中积累出来的,只要多加练习,一定能正确的评估姿势并了解形成其姿势的原因,才能更好的治疗病人。


知识中心